欢迎访问滚球下注网平台!
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专题报道> 一带一路> 媒体报道
以中医思维赋能新时代作风建设
2025.04.30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背景下,作风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环节和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学蕴含着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与作风建设的理念和方法高度契合,为破解作风建设中的顽瘴痼疾提供了独特的认知框架和方法论体系,有助于推动作风建设走向深入、取得实效。

  以“整体观念”为基,打造作风建设系统格局

  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强调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与外界环境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作风建设应充分借鉴这一理念,立足系统思维与整体观念,突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要内外兼修,固本培元。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作风建设必须从思想根源着手,着力“扶正祛邪”。要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聚焦主题,一体推进“学查改”,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的内在免疫力,始终保持身心正气充盈、作风正派。要多维联动,系统考量。中医整体观念提醒我们,看待问题不能孤立片面,而应将其置于整个人体系统、环境系统中综合考量。作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关注其与外部环境要素的密切联系,将其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统筹考虑,置于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中系统谋划,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等协同推进,构建多维度、全方位的联动机制,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借“辨证论治”之法,实现作风建设精准施策

  中医辨证论治注重个体化诊疗,通过精准识别病症、剖析病因及病理变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正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作风建设应充分借鉴这一理念,确保措施精准到位。

  要把脉问诊,锁定病灶。要效仿中医四诊,运用“望、闻、问、切”手段,借助大数据、云计算、AI技术等,全面分析梳理信访举报、舆情热点、执法数据等信息,精准把握作风问题的表现与特征。同时,广泛开展调研,落实“四不两直”要求,深入基层一线、群众身边,通过谈心谈话、问卷调查、实地勘察等多种形式,倾听民众心声。更要切准要害,从表面现象进一步深挖,追溯至制度构建、流程规范、责任落实等深层次的问题,锁定病症的根本病因。

  要对症下药,灵活调方。在精准诊断问题后,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施策。针对不担当不作为、服务意识淡薄、文山会海、扎堆调研等“显性”病症,要开展专项整治,构建“发现问题—即知即改—跟踪问效”的闭环管理机制。对于违规接待、会所歪风、节日腐败等“隐性”病症,要保持高度警惕,实施精准打击。同时,要强化动态管理,依据作风问题的新变化,及时调整完善方法策略,如同中医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一般,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

  怀“仁心仁术”之情,践行作风建设核心要义

  中医药文化中“大医精诚、悬壶济世、医者仁心”的精神内核,与作风建设的核心“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高度共鸣,正如《黄帝内经》所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新时代作风建设更需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赤子之心,在传承千年医道中淬炼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要树仁心。中医强调医者应怀有悲天悯人之心。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聚焦就业、教育、医疗、托育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换位思考、了解民情。

  要修仁术。党员干部要钻研业务知识,提升能力素质,提高惠民服务水平,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积极转化为工作责任清单、任务清单。要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破传统的会议、文件等传统路径依赖,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广,更加高效地谋划部署推进工作。要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力戒“浮躁”,远离“作秀”,勇挑重担、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要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让“短实新”文风、“干实事”会风、“接地气”话风成为自觉习惯。

  要立仁德。中医倡导“医德为先、不谋取私利”。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尊重民意、守牢底线,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清清白白为官、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依“治未病”理念,筑牢作风建设预防保障体系

  中医主张“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这与作风建设“防于未萌、抓早抓小、防止反弹”三重防御体系逻辑深度契合。

  要防于未萌,强化预防。“治未病”强调预防优于治疗,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做到未雨绸缪。从制度建设入手,针对金融、国企、能源、医药、高校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作风问题、廉洁风险,全面梳理优化权力运行流程,健全制度规范。从干部队伍建设入手,着力建立健全正向激励机制,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严格选拔任用标准,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从纪律建设入手,切实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强化风腐同查同治,遏制作风问题、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从涵养廉政文化环境入手,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以生动形象、寓教于乐的方式,传播廉洁文化,弘扬清风正气。

  要抓早抓小,防止演变。中医讲求“见微知著”,注重在病症初显时及时诊治,防止病情恶化。作风建设领域如何见微知著、化解风险?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通过规范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严格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及时发现并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强化政治监督,做好专项检查、日常监督,扎实推进落实政治谈话制度,定期了解干部思想、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强化纪检监督,前移监督关口,综合运用警示提醒、函询谈话、责令检查、党内通报等举措,发现问题、提醒问题。要健全社会监督,充分运用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激发群众监督热情,形成无处不在的监督网,对作风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早查处,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防止小毛病拖成大错误。

  要整改问效,防止反弹。中医重视“瘥后防复”,强调病后调理以防止复发。同理,作风建设领域,要结合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信访反映等途径,建立详细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扎实开展作风问题整改。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整改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巩固整改成效。要强化追责问责,严肃查处力度,适时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以中医思维赋能新时代作风建设,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作风建设的创新举措。新时代新征程,作风建设当以中医思维为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独具东方智慧的解决方案。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 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