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蒋集镇卫生院不断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努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在中医康复专科方面做文章、下功夫、出实招、求突破。先后获得泰安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特色科室、泰安市健康促进医院建设标准单位、第三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建设单位、山东省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等荣誉。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康复科2024年总收入887.05万元,比2023年增长37.78%。
锚定需求,选准发展方向
近年来,从国家,到各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从机构转型、学科建设、医保支付、器械辅具等多方面给予发展康复医学充分保障。比如“十四五”规划中提到,“加强预防、治疗、护理、康复有机衔接”“提升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能力”“建成康复大学,促进康复服务市场化发展,提高康复辅助器具适配率,提升康复服务质量”。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中指出,“推动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机构根据需要设置和增加提供康复医疗服务的床位”“加强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康复医疗能力建设”“完善康复医疗服务网络”。这些既为发展康复医疗服务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是我们必须要完成好的工作任务。
同时,发展康复医学也是群众的需求。我国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蒋集镇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到人口总数的20%以上,另有数以千计的慢性病患者,且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较多。这些患者既有康复的医疗需求,也有养老的社会需求,为我们发展康复医疗、扩大和延伸康复服务带来难得机遇,也对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多措并举,打造中医康复品牌
外出学习拓思路
为提升中医康复管理水平和治疗技术,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的中医康复理念与实践经验,卫生院组织了由科室主任、骨干医师、治疗师、护士长组成的考察团队到开封市中医院等考察学习。
一是了解专科的组织架构设置,包括科室分工、人员配置、岗位职责等,分析其管理层级和运作机制的合理性与高效性。二是学习其在医疗质量控制、绩效考核、患者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探讨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流程和标准。三是重点考察特色项目和技术,如中医正骨整脊技术、老年病康复综合治疗技术等,了解其技术原理、适用范围、操作方法和临床疗效,探讨如何结合蒋集镇实际情况引进和开展这些特色项目和技术,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康复需求,提升卫生院中医康复服务的竞争力。
加强硬件建设提能力
卫生院投资500多万元建设1328平方米的康复中心,于2024年5月12日正式启用。康复中心设有针灸室、艾灸室、中医体质辨识室、手法治疗室、穴位贴敷治疗室等,同时开放设置运动康复、生活康复、语言康复的综合治疗区,在原有冲击波、超短波等设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主被动训练仪、电动直立床、超声波治疗仪等设备。
提升人才素质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技术精湛的中医康复团队是发展的基础保障。团队应涵盖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等不同专业人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康复服务。卫生院的中医康复治疗团队由主治医师1人、中医助理医师3人、临床医学专业1人、针灸推拿专业1人、康复治疗师9人、护理人员5人共20名医护人员组成。
为了形成合理的人才团队,做到科室人员每人都掌握一技之长,科室人员都选择2项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康复技术到医共体医院、医联体医院轮流进修学习3个月。为强化内部培训,科室定期组织科室人员参加中医康复理论知识和传统康复技术培训课程,邀请业内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实操指导,提升团队成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发展中医康复技术
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广泛开展针灸、推拿、拔罐、艾灸、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等传统中医疗法,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施治,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开展运动康复、神经康复、肌骨康复等西医康复项目。将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康复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模式,提高了康复治疗的效果和质量,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以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为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针灸、推拿以及现代康复训练,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此外,还积极探索和应用中医康复领域的新技术、新项目,如小针刀疗法、神经阻滞疗法、超声引导下的关节穿刺术等,为患者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治疗手段,满足了不同患者的康复需求。
提供优质服务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卫生院始终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全程提供贴心的护理和指导,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例如,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健康指导,包括饮食、运动、康复训练等方面的建议,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制定个性化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年龄、性别等因素,为每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确保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注重与患者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医护人员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和疑问,及时给予解答和反馈,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此外,还通过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康复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加强与患者的互动,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康复能力。
扩大宣传力度
加强新媒体宣传。不断优化公众号内容策略,确保重要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群众,有效提升了群众对卫生院的认知度和信任度。针对季节性疾病、常见健康问题,发布实用性强、可读性高的健康科普文章,帮助群众提高健康素养。
打造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利用闲置土地规划建设中草药种植园;设立中医药文化长廊,宣传中医名医、名人故事,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设有中药药材展示区,文化墙,配备电子屏、宣传展架、中医药书籍等。
卫生院还开展了中药足浴、香囊制作免费体验活动,对群众进行体验式宣传。在全镇各村巡回开展“健康文化”进夜市惠民义诊活动,在宣传健康文化的同时,为群众送上推拿、针灸、艾灸等免费医疗服务,提高了群众满意度。卫生院定期组织患者及家属集中练习八段锦,并多次到村进行中医保健知识讲座,让群众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接受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