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滚球下注网平台!
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服务专区> 医疗康复专区> 康复知识
空调病不只是感冒!这几种“隐形伤害”正在损害你的呼吸系统!
2025.06.13来源: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炎炎夏日,空调成了我们避暑的“救命稻草”。打开空调,温度骤降,舒适感瞬间提升,但你可能不知道,这台降温神器也可能成为健康隐患的源头。不当使用空调或疏于维护,可能让你不知不觉患上“空调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科学使用空调,让清凉不伤身。

  空调房里的“隐形杀手”,你知道几个?

  空调工作时会抽走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室内环境干燥。这种低温干燥的环境会让我们的呼吸道黏膜失去应有的保护屏障,免疫力下降,各种病原体就有机可乘了。

  更要命的是,许多人忽视了空调滤网的清洁。长期不清洗的滤网简直就是微生物的“温床”!灰尘、霉菌、细菌在这里繁殖,当空调运转时,这些“不速之客”就会随着气流进入我们的呼吸系统。吸入霉菌可能引发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让你鼻塞、胸闷、呼吸困难、咳嗽不止;细菌感染则可能导致上呼吸道或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

  你可能听说过“军团菌肺炎”,这个名字源于1976年美国费城退役军人大会期间的一次肺炎疫情暴发,原因就是空调系统被嗜肺军团菌污染。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每年约有20起军团菌肺炎疫情,影响5000人,多发于酒店、养老院和医院。新冠病毒也可通过空调系统传播,这一点值得我们警惕。

  此外,室内外温差过大也是健康杀手。从烈日炎炎的户外进入冰凉的空调房,这种温度的剧烈波动会刺激呼吸道,特别容易诱发哮喘和慢阻肺患者的症状恶化。研究表明,仅仅5℃的温度骤降就可能引发这些疾病的症状加重。

  这样用空调才健康,记住这几招!

  想要享受空调带来的凉爽而不伤身,关键在于正确的使用和维护:

  1. 定期清洁是关键

  夏季开始使用空调前,一定要彻底清洁滤网和内部积尘。根据环境灰尘情况,每1-3个月清洗或更换一次滤网。别忘了检查排水管是否通畅,避免积水滋生细菌。车内空调也不能忽视,定期清洁滤芯和出风口同样重要。如果办公室里多人出现不适症状,应该请专业人员对空调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2. 温度湿度要适宜

  夏季空调温度设定在26-28℃最为合适,不要为了追求凉快而将温度调得过低。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要过大,这样可以避免温差过大引发的头痛或呼吸道痉挛。同时,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之间,可以使用加湿器或放置一盆清水来增加湿度。

  3. 通风换气不可少

  即使使用空调,也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避开正午高温时段),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室内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浓度。使用空调时应关闭新风入口,防止室外污染物进入。

  4. 注意出风方向

  调整空调出风口方向,避免冷风直接吹向人体,特别是头部和颈部。睡眠时最好启用“睡眠模式”,并将风速调低,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特殊人群要格外小心,这些建议请收好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使用空调时需要更加谨慎:

  过敏体质的人可以考虑在空调房内戴口罩,减少接触过敏原。慢阻肺、冠心病患者应尽量避免频繁出入冷热环境,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防不时之需。

  如果需要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比如乘坐飞机,记得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并可以披外套或毛毯保暖,避免受凉。

  出现这些症状怎么办?自救有妙招

  当你出现空调相关的不适症状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缓解:

  1. 自我缓解小技巧

  如果感到气短、咳嗽等不适,立即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室内过于干燥时,使用加湿器或放置一盆清水,缓解干燥引起的刺激。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以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或洗鼻器清洁鼻腔,每天1-3次,清除过敏原和灰尘。如果明确是过敏反应(如打喷嚏、流清涕),可以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或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

  干咳发作时,温盐水漱口或含服蜂蜜水(注意:仅适用于1岁以上人群)可以起到缓解作用。

  2. 这些情况需要就医

  如果你每年夏季使用空调时都会出现流涕、喷嚏、咳嗽等症状,建议到医院排查是否存在过敏性疾病。使用空调期间干咳、咽痛超过1周,也应该及时就诊。

  对于哮喘、慢阻肺患者,如果咳嗽、喘息等症状超出日常控制范围,应立即就医。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喉头紧缩感、咯血等严重症状,必须立即前往急诊。

  空调已经成为我们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科学使用和维护,就能在享受凉爽的同时,将健康风险降到最低。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远离“空调病”,健康清凉度过每一天!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 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