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滚球下注网平台!
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服务专区> 医疗康复专区> 康复知识
慢性鼻炎防治全攻略:告别鼻腔困扰
2025.05.12来源:善国善城善医善药

  一到换季就鼻塞、流涕,每天被鼻子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别小看这些症状,很可能是慢性鼻炎在作怪!作为专注健康教育的主任药师,今天就带大家深入了解慢性鼻炎,掌握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定义:认识鼻腔的 "长期困扰者"

  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病程持续数月以上,或炎症反复发作。它不像感冒引起的鼻炎会在短期内自愈,而是长期存在,主要表现为鼻腔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导致鼻腔功能障碍,影响呼吸、嗅觉等正常生理功能 。

  二、临床表现或症状:这些信号别忽视

  1. 鼻塞:这是慢性鼻炎最主要的症状,多为双侧持续性或间歇性鼻塞。白天、运动时或侧卧时下侧鼻腔堵塞加重,严重时会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2. 流涕:鼻涕增多,呈黏液性或黏脓性。继发感染时,鼻涕可变为脓性。部分患者还会因鼻涕后流,刺激咽喉,引起咳嗽、咳痰。

  3. 嗅觉减退:由于鼻黏膜肿胀,嗅区黏膜受影响,导致嗅觉功能下降,对气味不敏感。

  4. 其他症状:长期鼻塞还可能引发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三、发生的原因:多因素 "联手作案"

  1. 局部因素: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或未彻底治愈,炎症迁延不愈转为慢性;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影响鼻腔通气引流;邻近器官的感染病灶,如慢性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也会波及鼻腔。

  2. 环境因素:长期生活或工作在粉尘多、化学气体污染严重的环境中,鼻腔黏膜持续受刺激;温度、湿度变化大的环境,也易诱发慢性鼻炎。

  3. 全身因素:长期营养不良、内分泌失调、贫血、维生素缺乏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降压药,可能引起鼻黏膜血管扩张,引发鼻炎。

  4. 过敏因素:部分患者对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敏感,接触后引发过敏反应,长期反复可发展为慢性鼻炎。

  四、诊断依据、检查指标与检验项目

  医生诊断慢性鼻炎时,会综合多方面信息:

  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鼻炎症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长、变化规律,以及是否有相关疾病史、过敏史等。

  2. 鼻内镜检查:使用鼻内镜直接观察鼻腔黏膜颜色、形态,查看有无充血、肿胀、息肉等病变,以及鼻腔分泌物的性状和量。

  3. 鼻腔分泌物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分泌物中的细胞成分,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过敏因素。

  4. 过敏原检测:对怀疑过敏引起的慢性鼻炎,进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明确过敏原。

  五、鉴别诊断:揪出相似症状的 "冒牌货"

  慢性鼻炎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 过敏性鼻炎:发病迅速,症状发作突然,如鼻痒、连续打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且多有明确过敏原接触史,过敏原检测呈阳性。

  • 鼻窦炎:除鼻塞、流涕外,常有明显头痛,且头痛有特定时间和部位规律,鼻内镜检查和鼻窦 CT 可发现鼻窦内的病变。

  • 鼻息肉:鼻腔内可见表面光滑、半透明的新生物,鼻塞多为进行性加重,还可能伴有嗅觉严重减退。

  六、治疗方法:多手段 "对抗炎症"

  1、保守治疗:

  1.1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专用洗鼻液冲洗鼻腔,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和炎性物质,减轻黏膜肿胀,改善鼻腔通气。

  1.2改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润,避免干燥和粉尘刺激。

  2、药物治疗:

  2.1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黏膜炎症,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2.2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但不宜长期使用,否则可能引起药物性鼻炎。

  2.3抗组胺药:对于伴有过敏症状的患者,可口服或鼻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减轻鼻痒、打喷嚏等症状。

  2.4黏液促排剂:促进鼻腔和鼻窦内的黏液排出,稀释脓鼻涕,改善鼻腔功能。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存在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或鼻息肉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切除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等 。

  4、中医疗法:

  4.1中药调理: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体质,辨证施治,常用的方剂有苍耳子散、温肺止流丹等。

  4.2针灸治疗:选取迎香、鼻通、合谷等穴位,通过针刺调节经络气血,缓解鼻炎症状。

  七、注意事项:日常护理很关键

  1. 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随意增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在花粉季节减少外出,定期清洗床上用品,减少尘螨滋生。

  3. 注意鼻腔卫生,不要经常用手挖鼻孔,防止损伤鼻黏膜引发感染。

  八、预防保健措施及专家提醒

  1. 预防措施:

  1.1坚持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等,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1.2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1.3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减少粉尘、化学气体等有害物质的刺激。

  九、专家提醒

  慢性鼻炎病程较长,治疗需要耐心和坚持。若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同时,定期复查,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 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