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背景
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儿童健康成长是每个家庭最大的愿望和期盼。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6部门《关于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国卫办妇幼发〔2024〕32号)精神,切实解决好群众在儿童看病就医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儿童提供有情感、有温度、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保健服务,保障儿童健康权益,省卫生健康委、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省医保局、省中医药管理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甘肃省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
二、主要目标
《方案》明确提出,引导提供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医疗机构,包括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医院、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医院),到2025年底,30%的三级和15%的二级医疗机构建成儿童友好医院;力争到2030年,儿童友好医院在上述医疗机构中的比例力争达到90%以上。鼓励乡镇卫生院、波胆网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儿童友好机构建设,到2030年建成一批儿童友好机构。
三、主要内容
《方案》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甘肃省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工作实际,围绕“总体要求、建设范围、建设目标、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5个部分,从推进就医空间友好、健康服务友好、工作机制友好、社会支持友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
一是推进就医空间友好。引导医疗机构从“1米高度看医院”的儿童视角打造适儿化就医空间,提供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就医环境、符合儿童生理需求的设施以及符合儿童安全要求的建筑,为儿童就医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服务。。
二是推进健康服务友好。以儿童健康为中心,引导相关医疗机构遵循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立足功能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落实分时段预约、优化门诊流程等举措,持续改善就医体验。开展多学科诊疗服务,拓展日间手术种类和数量,提升儿童急诊急救能力。开展儿童健康教育,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不断强化全周期儿童保健服务。
三是推进工作机制友好。引导医疗机构将建设儿童友好医院的目标和策略纳入机构发展规划,政策和资源优先用于儿童相关专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服务提供,促进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供给优先保障。深入实施“万名医护下基层”活动,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的人员、技术、服务、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四是推进社会支持友好。聚焦儿童友好医院建设要求,相关部门将建设儿童友好医院纳入规划,支持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中统筹考虑儿科医疗服务价格,逐步优化儿科医疗服务价格,落实儿童专项价格政策。促进医校协同,支持医务人员担任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副校长,鼓励医疗机构通过派驻、兼职等方式解决校医和健康教育师资配备问题,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支持妇幼保健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学校建立协同机制。
《方案》明确,卫生健康、发展改革、教育、财政、医保、中医药等部门建立协作联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支持,统筹协调和促进儿童友好医院建设,不断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