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和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在中医药工作中抓党建、聚合力、提能力、促发展,全力谱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汕头实践新篇章。
党建引领,凝心聚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汕头市卫生健康局党组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在全市各级中医医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完成了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分设,充分发挥了医院党委的领导作用。扎实开展“党建引领医心为民”实践活动,精心组织中医药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汕头市中医医院等10家公立医院开设中医科夜间门诊服务。汕头市中医医院实施党支部和医学学科“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党建文化中心,党建工作对医院发展起到“把管促保”作用,先后获得“广东省文明中医院”“汕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扩容提质,中医药医疗资源配置持续优化。一是聚焦专科建设促发展。积极开展市级中医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培育省中医重点(特色)专科。2024年,汕头市共有7个专科入选省中医重点(特色)专科项目,3个省重点专科通过验收,1个科室入选省中西医结合旗舰科室建设项目名单。二是聚焦人才建设强队伍。积极实施中医药传承项目、博(硕)士三年行动计划等人才培养引进项目。注重培养“能西会中”的复合型人才,2023年以来汕头市举办了2期“西学中”培训班,近500名西医师参加培训。三是聚焦中医床位不足补短板。积极推进县办中医医院扩容提质,推动综合医院按标准设置中医床位数,实现区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中医床位数增长500多张,比2023年增长26%。到2025年年底,随着新扩建的中医院投入使用,预计将新增1000张中医床位。
注重内涵,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汕头市以基层中医馆(阁)建设为主要抓手,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建成覆盖城乡、中西医结合的中医药服务网络。汕头市开展中医馆(阁)内涵建设,组织市区两级医院对中医馆(阁)开展“组团结对式”帮扶活动,7家上级医院按“六个一”的帮扶措施,对21家中医馆和44家中医阁开展技术指导、业务帮扶、人才培养。在资金支持、政策引领和技术帮带等措施助力下,基层中医药服务内涵得到全面提升。汕头市卫生健康局中医馆(阁)内涵建设项目被列为市“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和重点攻坚项目。
创新举措,举办中医药健康夜市受到市民欢迎。为积极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打造中医药强市,汕头市在省中医药局的支持和指导下,以新场景、新服务、新强链、新传媒为创新点,在各区巡回举办了三场中医药文化服务暨健康夜市。组织市级中医药资源下沉基层,会同各区政府共同搭台,大量植入“汕头元素”,打造烟火气十足、富有潮汕特色的中医药健康夜市品牌,受到群众广泛关注和赞誉。
凝聚乡情,推动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一是乡情促医。汕头市倡议成立了“潮医智库”,包括中医药专家在内的300多名智库专家积极为汕头卫健事业出谋献策,开展帮扶合作。2024年,智库专家参加了市政协“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专家协商会;国医大师周岱翰到汕头市开展学术思想专题讲座,并携众多国内知名潮籍中医专家开展义诊;多名潮籍中医名家在汕开设名医工作室。二是打好“侨”牌。汕头市组建中医药学术交流代表团访问泰国、柬埔寨,助推中医药高质量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曼谷市长差察·斯提潘率团考察汕头市中医医院,商议中医药项目的深化合作。汕头市中医医院与泰国华侨中医院缔结友好医院,与柬埔寨金边市医疗机构达成合作共识。三是凝聚“潮”力。汕头市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主动谋划汕头、潮州、揭阳都市圈中医药发展,力求通过共享共建三市中医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合作和错位发展。
未来,汕头市将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医药改革发展的核心要素,贯彻落实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建设中医药医疗高地,积极实施卫生健康“百千万工程”,推动基层中医药示范县建设,抓重点、破难点、开新局,全面推进汕头市中医药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