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滚球下注网平台!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医周药事
医周药事2025年第35期(08.23-08.29)--先锋寰宇
0001.01.01来源:医药梦网

——本期视点——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六批智能监管“两库”规则和知识点的公告

  ▶535个药品通过国家医保目录审查!

  ▶“AI大脑”显身手 乡镇卫生院有了“数字导航”

  ▶宁夏:医药购销领域黑名单来了,监管升级!

  ▶湖北:依托人工智能探索构建名老中医诊疗思维模型

  ▶河南省药监局与郑州航空港签署战略协议

  ▶福建加快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广东门诊医疗服务实施“打包付费”

  ▶全国首个数字化医用耗材“云胶片”集采落地贵州省

  ▶辽宁50余家医疗机构接入商业健康险一站式结算平台

----本期内容----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实现从技术突破向全要素赋能的关键跃升。作为继 “互联网+”之后国家推动技术革命和产业融合的又一战略部署,《意见》立足我国产业体系完备、市场规模庞大、应用场景丰富三大核心优势,部署了6大重点行动,即“人工智能+”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人工智能+”消费提质、“人工智能+”民生福祉、“人工智能+”治理能力、“人工智能+”全球合作。其中,《意见》要求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大幅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能力和效率。(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

 ▶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六批智能监管“两库”规则和知识点的公告

  近日,为进一步做好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工作,帮助定点医药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熟悉掌握医保基金监管规则,通过智能化方式主动合规、持续合规,实现监管关口前移,国家医保局向社会公开“药品限支付疗程”规则对应知识点明细(共计1147条),指出定点医药机构可以将智能监管“两库”置于本机构智能提醒等信息化系统中,也可以对接医保部门智能监管系统事前提醒功能模块,对医保基金使用行为开展自动提醒和自查自纠,将不合规的行为消除在“萌芽”阶段,从源头上减少使用医保基金违法违规行为发生。(国家医疗保障局网站)

 ▶535个药品通过国家医保目录审查!

  近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2025年国家基本医保、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调整的形式审查结果,共有535个药品通过形式审查。在首次设立的商保创新药目录中,也有121个药品顺利通过审查。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重点关注基本目录保障尚不充分或存在空白的领域,如鼓励研发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等,不限制上市时间,以弥补临床用药需求短板,为患者“雪中送炭”。首次制定商保创新药目录,也是对更好满足参保人员多层次、多元化用药需求的重要尝试。(北京日报客户端)

 ▶“AI大脑”显身手 乡镇卫生院有了“数字导航”

  长期以来,“大病挤三甲、小病跑县城”是基层医疗的真实写照。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成为基层医疗卫生发展的最大堵点。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在绵阳,一场人工智能引发的基层医疗变革正逐步改变偏远群众的看病难题。绵阳游仙区作为四川省首个全域启用“满血版DeepSeek”的试点,已有120多家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接入这一“人工智能大脑”,32万居民拥有了AI医生,还有动态更新的“数字健康护照”。该系统还接入了影像质控与公卫服务,在镇卫生院拍摄的CT片可由AI初筛病灶,健康数据实时上传区级智能公卫平台,AI自动研判风险并推送给家庭医生,实现“治未病”与精准干预。(涪江观察)

 ▶宁夏:医药购销领域黑名单来了,监管升级!

  近日,宁夏中卫市卫健委发布《中卫市医药购销领域黑名单制度(征求意见稿)》(简称《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适用范围覆盖中卫市行政区域内药品、医用设备、医用耗材的生产、经营企业及其代理机构和个人,确保了监管无死角。其中,细化黑名单列入情形,具体包括商业贿赂(行政处分、纪检监察认定、刑事判决)、串通投标、弄虚作假骗标、违反合同约定等常见违法违规行为。对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及代理人,中卫市行政区域内的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或接受财政资金的医疗卫生机构在惩戒期限内不得购入该企业相关产品。(赛柏蓝器械)

  ▶湖北:依托人工智能探索构建名老中医诊疗思维模型

  近日,湖北省卫生健康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十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工作实施方案(2025—2027年)》,对“人工智能+中医药创新”提出要求,支持构建实时在线、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药临床评价数据库,创新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模式。鼓励开展人工智能驱动中药质量保障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创制,应用人工智能开展基于人用经验的中医临床验方和医疗机构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新药转化研究、中药饮片炮制智能识别与质量智能检测关键技术研究。(中国中医药报)

 ▶河南省药监局与郑州航空港签署战略协议

  近日,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赋能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签约活动在郑州航空港区园博园国际会议中心启幕。活动现场,河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围绕五大领域展开合作:一是打造产业核心增长极,建设细胞与基因治疗等特色园区,开展药品跨境电商试点,构建现代医药物流体系。二是引进医药生产企业,支持企业建立科研机构,通过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引入创新药品种。三是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建立数字化金融平台、药品上市持有人基金及区域中药制剂中心。四是强化品牌建设,举办国际生物医药博览会,培育“豫产中药”大单品,建设细胞质量检测平台。五是创新监管机制,试点“白名单监管”等改革,争取国家药监局审评资源倾斜。(顶端新闻)

  ▶福建加快构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近日,福建省政府印发《关于推动普惠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要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就近便利的原则,加快构建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枢纽,以托育机构、社区嵌入式托育、幼儿园托班、用人单位办托、家庭托育点等为网络的“1﹢N”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到2026年,每个设区市和80万以上的人口大县均应建成1个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公办托育机构,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因地制宜建设社区托育点或亲子小屋。到2030年,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健康报)

 ▶广东门诊医疗服务实施“打包付费”

  近日,广东省医保局8月发布《关于建立健全门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通知》,宣布自2026年起,对全省的门诊医疗服务实施“打包付费”。广东率先成为对门诊医疗服务实施“打包付费”改革的省份。据统计,全国各级公立医疗机构门诊与住院收入比例约为4:6,此举预计将影响广东省公立医院四成收入的格局,并对患者在省内的就医费用、服务品质产生重大影响。上述广东文件还要求,各市要完善普通门诊、门诊特定病种和村卫生站的考核评估指标,将考核结果与基金结算挂钩,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及提高绩效。(经济观察报)

  ▶全国首个数字化医用耗材“云胶片”集采落地贵州省

  近日,全国首个以数字化医用耗材为标的的省级带量采购项目——“云胶片”集中带量采购,在贵阳成功开标。该项目覆盖贵州省所有具备放射检查类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采购周期为2年,首年采购需求总量达2156万次,标志着医用耗材集中采购迈入数字化、服务化新阶段。国家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华波在开标现场表示,贵州省此次将药品和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与传统信息化项目建设相结合,是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减轻群众看病就医经济负担的创新举措。(每日经济新闻)

  ▶辽宁50余家医疗机构接入商业健康险一站式结算平台

  据辽宁省卫生健康服务中心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0余家医疗机构、20家保险公司接入辽宁省商业健康险就医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平台,覆盖全省9个地级市,累计为近百万商保患者提供快赔、直赔服务。该平台通过安全高效的数据共享与流转机制,打通医疗与商保信息系统。患者只需通过“辽健康 辽医疗”小程序、合作医院或保险公司线上渠道发起申请并完成授权,就可在出院结算时同步完成医保、大病保险、商保的一站式结算,真正实现“出院即理赔”,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人民日报)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