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河北省药监局印发《河北省药品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以下简称《基准》)。《基准》自2025年5月1日起实施。这一新的裁量基准无疑将在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监督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确保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同时也为医药健康行业不守规矩的行为设定了新的惩罚尺度。
增加药品11项裁量基准,降低减轻处罚下限
《基准》包括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三部分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与以前的规定相比,进行了统一修订,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处罚的程序和标准。此次《基准》新增了35项行政处罚裁量细则,改变了裁量幅度,特别是在减轻处罚的标准上进行了下调。
具体来看,“河北省药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由35项增加至46项;“河北省医疗器械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由17项增加至38项;“河北省化妆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由13项增加至16项。这样一来,执法人员将有更为清晰的依据来进行处罚,确保法律的严肃性。
《基准》还对部分裁量幅度和裁量要求作出了调整,降低了减轻处罚的下限。对减轻处罚的罚款下限从原来不低于法定罚款幅度最低限额的10%,调整为不低于法定罚款幅度最低限额的5%,并规定减轻处罚的限制从业年限下限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年限的10%。
此外,《基准》对减轻处罚的限制适用情形进行了规定,可以更好地防止行政相对人滥用减轻处罚的机会——明确了行政相对人同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从重处罚情形的,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以及经责令改正或者责令召回后,逾期不改正或者拒不改正、拒不召回而受到行政处罚的,对单位不得免予处罚和减轻处罚。
采取这样的措施,在情节严重、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行政相对人就不能简单地逃避责任。此外,对于已经责令改正但超过时间限制仍不改正的单位,同样无法享受减轻处罚的特权。通过严厉措施,可以有效增强对不良行为的震慑力。
对实体零售药店而言,《基准》重点处罚的情形包括:对无证售药,销售假药,销售劣药(过期药),所售中药饮片不符合标准,但具备安全有效性,生产、销售的中药饮片不符合药品标准,尚不影响安全性有效性,销售假劣药严重情节,销售禁药,非法进货,未按规定报告“含麻黄碱复方制剂”异常购买情形,销售限制药品,销售处方药、违规配备药师、违规买赠处方药及甲类OTC等。
据悉,《基准》实施后,《河北省药品行政处罚裁量适用情形》《河北省药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6个配套文件同时废止。此外,《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行政裁量权基准》中关于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内容与《基准》规定不一致的,以《基准》为准。
那么,《规则》的出台会给河北药品行业带来怎样的实际影响呢?
1.提升行业标准
通过更严格的处罚标准,能够有效提升整个药品行业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促使企业更为严谨地对待产品质量。
2.保护消费者权益
随着处罚力度的加大,消费者的权益能够得到更加有效地保障,公众对于整个药品行业的信任度有望提升。
3.抑制违规行为
明确的处罚基准和裁量情形,能有效震慑那些想要踩红线的企业,从而减少药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
4.加速行业整合
一些中小药店如果无法承担更为严格的规定,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行业整合。这一过程中,不少企业可能会被市场淘汰,行业的整体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健全药品安全监管模式
实际上,国家药监局在去年就发布了《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规则》共六章五十四条,重点在四个方面对药品监管行政处罚裁量工作进行了完善:
完善了裁量情形。进一步细化了从重、从轻、不予、免于处罚和情节严重的情形,对《行政处罚法》规定的初次违法、危害后果轻微,结合药品监管实际,明确了具体含义、认定情形、判定的主要因素,回应了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基层执法人员和企业等各方面的高度关注。
规范了裁量程序。强化了裁量遵循依法、全面、客观取证原则,应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强调了依法举行听证、进行集体讨论、说明裁量理由等程序。
明确了裁量基准制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了各地药品处罚裁量基准的制定程序和规则,对制定裁量基准的原则、要求和程序作出规范,充实了罚款额度的确定、处罚到人的范围和违法所得的计算等内容。
强化了裁量监督。要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落实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行政处罚裁量监督机制,推进典型案例指导,及时纠正违法或明显不当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或行为,持续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
《规则》要求省级部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地区的处罚办法。河北省制定的《基准》不仅更新了处罚依据,还增加了不少新的裁量情形,比如针对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生物制品批发管理等方面的规定。
对于广大民众而言,药品安全无疑是生活中最关心的话题之一。然而,药品市场上依然存在着违规现象,让消费者担忧。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情况,河北省针对药品领域建立了一系列行政处罚裁量基准,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政策进步。
随着新规的实施,河北省药品领域的行政处罚标准将变得愈加规范。这一变化将有助于加强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安全的用药环境,也将使得药品安全监管模式逐步趋向科学化、规范化、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