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滚球下注网平台!
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医药观察> 医疗聚焦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坚持长期主义,打造互联网诊疗服务“创新标杆”
2024.01.21来源:健康界
  作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一种重要途径,互联网医疗自诞生之日起,便被寄予厚望,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质疑与挑战。
  互联网讲究以快制胜,要求快速出结果,医疗却是个“慢”行业,需要长期深耕和投入。当这二者融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从面向C端、积累流量的1.0时代,到拓展B端、流量上升的2.0时代,再到“线上+线下”“药+医+险+养”一体化闭环发展的3.0时代,这些年来互联网医疗经历了几番升级转型的大洗礼,业态模式、产业格局不断演变,发展路径日渐清晰。
  作为国内首批取得互联网医院牌照的平台型互联网医院之一,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自成立以来,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围绕“将互联网医疗做专、做深、做重”持续发力。
  据了解,过去几年,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在技术研发、质量建设、运营管理等领域的投入已累计超20亿元,获得超过800项优质专利,覆盖医疗大模型、数字疗法、医学科研、疾病预测等诸多前沿课题领域。
  2022年,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年问诊量过亿,成为“在线诊疗第一入口”;2023年,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全年诊疗人次超过1.6亿,其中,“极速问诊30秒”接诊率达到90.4%,患者好评率高达98.1%,“互联网医疗第一入口”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夯实。
  1月13日,“2024京东健康年度医生盛典”在北京举行。京东健康CEO金恩林表示,互联网医疗业务从2017年至今,已经成为驱动京东健康拓展增长空间、升级服务模式、孵化创新技术的强劲引擎和重要基地。“京东健康将始终牢记医疗本质,一如既往地持续、长期深耕互联网医疗领域,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专业、便捷、可信赖的医疗健康服务,为医生提供安全合规的执业平台和高效智能的执业工具,为用户和医生两端创造更大价值。”
  做专、做深、做重,打造互联网诊疗服务“创新标杆”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诊疗规模迅速扩大。依据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医疗已成为2022年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应用。
  如何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助力实现就医场景的延伸和医疗资源的扩容,是互联网医疗行业现阶段的探索方向。
  京东健康将目光瞄准了专科,组建了由顶级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的27个专科中心;并在2023年以皮肤病、心理服务为重点,打造专科服务闭环全新模式。
  2023年4月,京东健康上线国内首个皮肤专科互联网医院,目前已有超过3000名来自三甲医院的皮肤专科医生入驻,累计服务数百万名各类皮肤疾病患者。
  2023年10月,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全面升级,依托由6000余位来自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院等知名精神专科医院的医生,以及1000多位专业认证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和督导师组成的专业团队,为不同种类心理问题的用户,匹配适合的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衔接心理测试、心理评估、心理咨询、精神和心理疾病诊疗服务,通过双向转诊和整合治疗模式更好地帮助用户。截至2023年年底,京东健康心理服务中心累计服务用户已超过数十万人次。
  “做专”之外,京东健康还致力于将互联网医疗服务“做深”。2023年,京东健康旗下战略级服务产品“京东家医”全新升级,已具备针对老年人、妇儿等特定健康管理需求的人群,进行长期随访和主动式管理的服务能力,并打通“健康管理+医疗服务+智能硬件+药品/保健品”的服务闭环。数据显示,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承接了京东家医超过一半用户的诊疗服务需求,服务生态协同价值已显现。
  此外,加速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将互联网医疗“做重”,亦是京东健康的一大战略方向。2023年,京东健康体检中心北京亦庄店和江苏宿迁店相继开业;与宿迁市宿豫区政府、宿豫区卫健局联合打造的宿豫医院正式开始运营。至此,京东健康成为业内唯一同时开设了线下自营药店和线下自营医疗服务机构的互联网医疗企业。
 依托医疗大模型,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
  2023年是生成式AI元年,以大模型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与医疗行业加速融合。作为行业先行者,京东健康率先实现了赛道卡位。
  2023年7月,京东健康首次发布了面向医疗健康行业的大模型“京医千询”,这是行业内首个实物与服务相联通、知识与数据相融合的百万级大规模健康知识图谱,沉淀了超过亿级的覆盖线上、线下医患场景的高质量健康档案,并拥有海量的医药全域流通大数据。也正是基于此,京东健康具备行业内领先的医疗大模型“基础性”资源。
  目前,京东健康正将“京医千询”作为新一代医疗健康服务生态建设的“技术底座”,推动全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的智能化升级。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郭昊表示,AI可以帮助医生360度识别患者情况、拟定治疗方案,从根本上提升医疗效率。医生借助AI去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就延伸了诊后管理的规模和质量,真正实现线上诊疗闭环。
  在“京医千询”支撑下,京东健康打造了全病程智能辅诊平台,在诊前,实现精准医患匹配和疾病筛查;在诊中,智能辅诊平台能够帮助医生实现诊疗效率和患者体验的双提升;在诊后,能够覆盖全疾病周期全场景,实现精细化患者管理和数据沉淀。全病程智能辅诊平台上“生成”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档案还能有效整合线上线下全域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提升精准诊断和治疗水平。
  全流程合规,全方位安全,全体系质控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互联网医院也不例外。区别在于,实体医疗机构的诊疗规范早已有章可循,临床路径管理驾轻就熟,但在此领域,互联网医院尚处于探索阶段。
  2023年,京东健康通过持续聚焦互联网医院质控体系建设、探索不同疾病的标准化诊疗路径,进一步保障线上用户服务质量和医生线上执业安全。
  据了解,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通过组建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持续打磨和落实《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控制核心制度》和《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标准化诊疗路径》。截至目前,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共聘请了8名首席医学专家、33名特聘医疗专家,达成关于各专科线上高频疾病标准化诊疗共识,发布标准化诊疗路径223个,以及12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作为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首席医学专家中的一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申昆玲表示,标准化诊疗路径制定出来之后,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医院的服务模式和诊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同时,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可能会对原有的诊疗规范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针对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制定相应的诊疗规范,以确保互联网医院的诊疗服务能够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
  目前,京东健康正将标准化诊疗路径中的智能辅诊技术嵌入到互联网医疗诊前、诊中、诊后、康复的全流程中,帮助医生充分确保线上场景的诊疗质量和安全。标准化诊疗路径还被纳入平台医生培训资料,为新入驻医生提供参考指导。12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也已经贯穿于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日常管理之中。
  从医生入驻资质审核、到诊疗开方,京东健康通过依法执业规范管理,严格落实入驻备案要求,实现全流程合规。在执业安全方面,京东健康围绕用户隐私、诊疗数据和基础设施的三大数据安全体系,建立管理流程,配备7*24小时服务和医责险,达到全方位安全。另外,京东健康还通过完善质控三级体系,升级质控大模型数据、扩大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专家规模,通过AI与人工结合,让全体系质控覆盖更广、时效更快、控制更有效。
  这些流程、系统、信息安全的合规升级有效提升了医生线上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水平,同时也为行业标准化建设树立了全新标杆。
  从快速生长,到逐渐规范,互联网医疗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截至2022年10月,全国互联网医院已超过 2700 家。
  在京东健康CEO金恩林看来,直到今天,互联网医疗行业还是不够成熟,也不够壮大,商业模式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市场教育。但他同时也表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大到政策环境的助力,小到从业者个人的努力,都在让互联网医疗行业变得越来越好。
  “我一直对互联网医疗行业充满信心。站在国内医疗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京东健康期待与更多优秀医生同仁一道,为共同的事业携手共进。”金恩林说。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4 滚球下注官网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 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
Baidu
map